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科技前沿  
 
芬兰奥狮龙拳头产品过滤膜市场上“打遍天下无敌手”
 阅读次数:1176 添加时间:2015-2-4

     据南报网2015年2月3日讯 地处北欧的芬兰,活跃着至少2000家从事清洁技术业务的企业。2013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将芬兰评为世界上最洁净的国家之一。
  近日,应芬兰外交部邀请,本报记者走进芬兰知名的清洁能源企业以及多家清洁能源推动发展机构,探访世界上最“牛”的空气净化、水处理以及废物治理技术,并从今天起连续推出“走进芬兰清洁能源企业”系列报道,希望为国内特别是南京企业带回可供借鉴的发展理念与模式。
  芬兰冬季漫长且气候寒冷,又是一个无煤、无石油、无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国家,除了开发提高能效方法和采用新能源,别无选择。
  芬兰GDP占全球的0.4%,其清洁技术占全球清洁技术市场的1%。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芬兰清洁技术的出口额增长了10倍,约占其出口总额的7%。在生物能源、清洁工业流程和能源效率解决方案等诸多关键领域,芬兰均已位居世界领先地位。
  1月21日,记者来到第一家企业——佩卡索尔公司时,公司副总裁马库打开网页给记者看,通过他们公司研发的空气质量监测仪显示,当天的PM2.5是14。马库说,芬兰全年PM2.5的日均值都在20以下。
  “空气这么好,还需要净化吗?”记者心里直犯嘀咕。
  当地人说,芬兰的空气并不是一直这么好。20年前,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芬兰也曾面临严重的水污染和雾霾等问题。也就是从那时起,芬兰的清洁能源技术开始发展,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长期共同努力下,芬兰人成功地保护了他们的森林、湖泊和矿物等自然资源,到本世纪初基本解决了问题。
  以空气净化为例,记者走访的这些企业,从事的项目各有不同,从空气质量监测、空气净化器设计生产到生态型的植物净化项目研发,可以说,只要和空气净化相关的领域,芬兰企业几乎全都涉足。
  其中,佩卡索尔公司利用带电粒子对颗粒物的电流进行测定,0.01~2.5微米以内的颗粒物,全都逃不过它的法眼。马库说,现在市面上还有其他专门检测细小颗粒物的方法,比如称重法、贝塔射线法等,但是需要经常更换滤膜等零部件,维护成本较高,因此也很少被采用。他们的电流检测方式不但能够提供精确的实时数据,还比一般的测量方法减少40~70%的维护成本。“北京的芬兰大使馆外就放了一台我们的监测仪,希望更多的中国客户能用上我们的产品。”马库说。
  奥狮龙公司2013年的净营业额超过10亿欧元,全球的子公司遍布10多个国家,在车内空气净化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更高达50%。他们的拳头产品已经在市场上“打遍天下无敌手”。即使如此,公司在研发上也丝毫不松懈,新产品层出不穷。
  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简告诉记者,他们在赫尔辛基、上海等城市专门设立研发中心,研发高级过滤产品,除了室内空气以外,还针对饮用水、医疗、食品饮料的过滤膜材料。采访现场,奥狮龙的工作人员就拿出了一个运动水壶,壶里装有一块他们公司研发的过滤材料,“河水、湖水,用这个水壶舀起来马上就能喝。特别适合户外运动、野外探险的人。”记者了解到,这样的产品在中国国内市场也能看到,但是,过滤时间都比较长,一般需要静置半小时以上才能入口。
  凯米拉公司是芬兰最大的几家化工企业之一,也是全球数一数二的造纸企业。在人们印象中“高污染高耗能”的造纸行业,凯米拉公司硬是通过技术革新,开发出无数的水处理和净化的专业技术,扭转了民众的看法。
  在凯米拉公司时,记者跟随工程师进入了他们的实验室。造纸实验室只有普通办公室大小,两位实验人员把各类纸浆倒入模具中,一压一加热,就得到了一张纸,看上去像在摊煎饼。“这种包装纸是用工业废水作为纸浆原料,去除有毒的物质后做出的,既结实又耐脏。”在水处理实验室,技术人员向记者演示了最新的污水处理剂,在浑浊的废水中注射几滴处理剂后,渣滓和水立刻分开,只要稍加过滤,就能得到干净的清水。据介绍,光他们在赫尔辛基的研发中心,去年一年的研发成果就超过100多项。

                                                        来源:《南京日报》


本文共分 1



上一篇:上海谷奇核孔膜来京出席2014中国治霾典型案例发布会
下一篇:燃料电池膜系列原创性成果相艳获北航年度青年精英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人才招聘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园思路1号 (TEL)025-58536996,58536999,(FAX)025-58536996
Copyright © 2011-2014 膜科技产业紫金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