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国际资讯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全景扫描
 阅读次数:2174 添加时间:2012-5-16

    海水淡化是人类追求了几百年的梦想。早在400多年前,英国王室就曾悬赏征求经济合算的海水淡化方法。
 
  在我国水资源的比重中,淡水资源仅为2.5%,海水资源则占到97.5%。海水利用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大力发展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海水淡化技术是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新趋势,也是保证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业界期待已久的海水淡化国家级扶持政策终于揭开了“盖头”,海水淡化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本期,我们特对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梳理,并配以数字、图示,向读者全景展示。
 
  发展现状
 
  我国现行的海水利用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及海水化学资源利用。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的相关研究始于1958年,最初采用的是电渗析技术,随着技术的创新逐步过渡到反渗透技术与蒸馏技术。
 
  1982年,我国建成了第一个电渗析海水淡化站——西沙永兴岛海水淡化站。通过“八五”“九五”及“十五”的相关海水淡化技术攻关,我国海水淡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并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产水能力已从10年前每天不足3万吨上升到现在的每天60万吨左右。除了上海和广西外,我国其他沿海省、直辖市都建有海水淡化项目。
 
  相关政策
 
  2005年8月1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和财政部联合颁布实施了《海水利用专项规划》。该规划是我国第一个详尽阐述海水利用发展目标、规划布局的宏观指导性文件。
 
  2006年1月,山东青岛在全国率先发布《青岛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
 
  2006年,《天津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出台。
 
  2006年12月31日,浙江省发布《浙江省海水利用发展规划》。
 
  2007年5月,山东省出台《关于加强海水利用工作的意见》。
 
  截至目前,已有辽宁、河北、山东、浙江、天津、大连、青岛、厦门等10个沿海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区发布了适合本地区的海水利用规划及有关政策。
 
  2012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为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政策支持。
 
  主要技术
 
  按照淡化机理不同,海水淡化技术可分为蒸馏法和膜法两类。目前成为海水淡化主流技术并得到普遍工业化应用的技术有:多级闪蒸法、低温多效蒸馏法、反渗透法。
 
  (一)多级闪蒸法
 
  所谓闪蒸,是指一定温度的海水在压力突然降低的条件下,部分海水急骤蒸发的现象。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是将经过加热的海水,依次在多个压力逐渐降低的闪蒸室中进行蒸发,将蒸汽冷凝而得到淡水。多级闪蒸具有传热管内无相变、不易结垢、产品水质好、单机容量大等特点。
 
  (二)低温多效蒸馏法
 
  低温多效蒸馏法是让加热后的海水在多个串联的蒸发器中蒸发,前一个蒸发器蒸发出来的蒸汽作为下一蒸发器的热源,并冷凝成为淡水的方法。
 
  (三)反渗透法
 
  反渗透法通常又称超过滤法,该法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与淡水分隔开。
 
  发展前景
 
  《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日产能力将达到220万立方米~260万立方米,对海岛新增供水量的贡献率将达到50%以上,对沿海缺水地区新增工业供水量的贡献率将达到15%以上。
 
  重点任务
 
  《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规定了未来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7项重点任务:
 
  (一)加强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加大大型热法、膜法海水淡化、大型海水循环冷却等关键技术,反渗透海水淡化膜组件、高压泵、能量回收等关键部件和热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以及化工原材料和相关检验检测技术的研发力度,鼓励开发海水淡化新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配套能力。
 
  (二)提高工程技术水平。在加强海水淡化关键技术研发的基础上,强化系统集成,不断提高海水淡化产业的设计、制造、建设及应用等工程技术水平。
 
  (三)培育海水淡化产业基地。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依托,以技术装备为核心,促进海水淡化研究设计、装备制造和工程应用等要素在区域上集聚,鼓励研究机构、高校、工程设计和装备制造企业、相关原材料生产企业等在有条件的地区集中投入建立海水淡化产业基地。
 
  (四)组建海水淡化产业联盟。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研商用的结合,组建海水淡化产业联盟,使分散的各类资源和能力形成合力参与市场竞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五)实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根据不同海域和地区、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及不同水质要求,针对海水淡化膜法、热法及热膜耦合等工艺技术,自主设计和建设运营一批海水淡化重点示范工程,到2015年建成两个日产5万吨~10万吨的国家级海水淡化重大示范工程和20个日产万吨级海水淡化示范工程,5个浓盐水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六)建设海水淡化示范城市。鼓励沿海缺水地区在保障公共饮用水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建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城市新增用水优先使用海水淡化水,积极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到2015年,在全国建成20个海水淡化示范城市。选择居民较多、淡水匮乏、关系国家海洋权益的海岛作为海水淡化示范海岛,将海水淡化水作为这些海岛新增供水的第一水源。
 
  (七)推动使用海水淡化水。沿海淡水资源匮乏或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高耗水工业项目,要优先使用海水淡化水作为锅炉补给水和工艺用水水源。加强统一调度和监管,在满足各相关指标要求、确保人体健康的前提下,允许海水淡化水依法进入市政供水系统。
 
  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又被称为海水脱盐,是一种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技术和过程,是通过化学或物理化学等方法实现的。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目前海水淡化解决了2亿多人的饮水问题。
 
  1954年,世界第一个海水淡化工厂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弗里波特市建成,现在仍在生产。
 
  沙特阿拉伯进行海水淡化已有70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国,淡化水占全国用水的50%以上。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报)


本文共分 1



上一篇:2012欧洲膜会将于9月在伦敦召开
下一篇:跨国公司强化中国水处理市场布局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人才招聘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园思路1号 (TEL)025-58536996,58536999,(FAX)025-58536996
Copyright © 2011-2014 膜科技产业紫金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