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科技前沿  
 
升级技术湿垃圾变肥料上海净达配套污水膜预处理设备
 阅读次数:989 添加时间:2016-1-20

    据上海市政府网2016年1月20日讯 截至2015年年底,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累计覆盖近400万户居民区域,完成2015年垃圾分类新增100万户的实事项目目标!
  面对垃圾围城,各区县、单位在推进垃圾分类减量中,探索出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近日,经过专家评审,共有30个“好模式”、“好机制”、“好创意”从90件申报作品中脱颖而出,将在全市进一步推广。
  松江:湿垃圾“一镇一站”处置

  (一等奖)
  蔬菜、果皮等湿垃圾处理,是生活垃圾分类全程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环节,2011年以来,松江区为着力形成“相对集中,就近就地,一镇一站,一村多点”的湿垃圾处置模式,积极寻找适合区域实际的湿垃圾处置技术,并相继建成了一大批湿垃圾末端处置设施。2014年,全区各街镇湿垃圾日处置量约300吨,实现了湿垃圾处置的“三化”目标。
  为有效解决松江城区湿垃圾末端处置难题,2015年,松江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借鉴叶榭镇“欧格”自然堆肥模式的运行经验,鼓励净达环卫公司与社会力量合作,通过半年多的试验摸索,改良提升了自然堆肥处置技术。
  上海净达环境卫生发展有限公司将蔬菜瓜果等湿垃圾精分选后,添加木炭、黑炭素、生物菌种,通过静态堆肥和机械翻堆相结合,生产周期从原来的4至6个月,缩短为16天。通过预处理柞水、利用熟垃圾垫底吸水等措施,解决了堆肥期间的垃圾渗滤液析出问题,从而有效控制污水及大量异味问题,同时配套污水A/0+超滤膜预处理设备、生物除臭喷淋设施等。
  该技术目前应用于松江浦南和浦西中转站两条流水线,累计日处置量约100吨,产出的有机肥,经上海园科所多次检测,各项指标可以达到园林行业用土标准。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本文共分 1



上一篇:蓝伟光:扶持膜产业发展鼓励循环用水化解中国水危机
下一篇:中石化华北工程院首试微生物+膜工艺污水回注获成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人才招聘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园思路1号 (TEL)025-58536996,58536999,(FAX)025-58536996
Copyright © 2011-2014 膜科技产业紫金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