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四川新闻网成都2014年5月15日讯 在我市,随着工业节水的大力推广,不少企业考虑到了对锅炉用水的回收利用。记者从市城市节水办了解到,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蓉生制药)对冷凝水回收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冷凝水回收率65%以上,高于60%的平均水平。据悉,2010年,蓉生制药被确认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试点单位,是121家试点企业中唯一一家制药企业,此后连续被评为我市城市节水先进单位,去年还被评为省级节水型企业。2013年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降低38.4%。 为了回收冷凝水,蓉生制药专门建立了一套回收系统。据蓉生制药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有两台6蒸吨天然气锅炉和1台10蒸吨油气两用锅炉,所产生的蒸汽主要用于制水间制备注射水等6个方面。为节约用水,工程部门专门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除空调加湿器和高压灭菌两部分蒸汽使用后的冷凝水无法循环使用外,其余4部分均有较高回收利用价值。2010年、2011年,公司先后投入50余万元分步改造冷凝水回收系统和锅炉补水箱,将这4部分冷凝水全部行全回收。在实施该项技改后,2012年回收冷凝水1.74万吨,2013年回收冷凝水2.24万吨,冷凝水回收率65%以上,相当于每年少用同等数量的新鲜水。 节约用水还有“附加”的节能效果。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冷凝水回收后锅炉补水水温增加到70℃,且不用进行软化处理,全年节省天然气、水及水处理费用达百万元以上。
作为生产型企业,蓉生制药自建有污水处理站,将生产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目前废水排放标准为1级,相当于处理水平、工艺较先进的污水处理厂。目前,日处理污水量900吨的二期污水处理站已在建设之中,今年6月就可投入使用。“考虑到产生的污水污染因子较单一、不存在重金属等污染物、悬浮物值较低等特点,公司在设计二期污水处理站的时候就考虑并实施中水回用措施。”该负责人说。 登上污水处理站可以看到,二期模型处理后的水清可见底,没有异味。据介绍,二期污水处理技改项目采用了更适用于该公司污水特点的膜生物处理法,处理后的水COD、悬浮物等指标进一步降低。 处理后达标的部分污水还将再进行深度处理,经进一步消毒和采用活性炭吸附等工艺,使其达到国家工业回用水标准,用于冷却补充水、绿化及清洁用水、车辆清洗用水,实现二次利用。预计年最高可节约新鲜用水10万吨,每年将比现在少用30%的新鲜水。这还只是目前回用量为200吨/天的效果。设计的最终回用最高量将达到900吨/天。
来源:《成都日报》
本文共分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