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科技前沿  
 
杭水中心膜分离回用工艺使高氨氮废水零排放成为可能
 阅读次数:1118 添加时间:2014-9-10

    据浙江日报网2014年9月9日讯 2014,浙江五水共治年。如何治?怎样治?来自省自然基金委的最新统计,目前全省科学家在治水方面的研究项目多达800项,立项的有160项左右,且在全省河道进行着各种因地制宜的试验,且看浙江河流变清进行时。

  一张过滤膜,废水变清水

  工业废水,不是你想排就能排。它要受到排放量和处理成本的限制。所以,工业废水回用就应运而生了。提到“回用”,不得不说一说膜集成处理技术。它是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推广废水回用的主要工艺技术。

  “膜,其实就是过滤纸。它以过滤孔的大小来实现物质分离。比滤孔小的就通过,比滤孔大的就截留。这样,物质就被分离了。”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褚红教授认为。

  不过,相对于过滤纸,膜的过滤更“精细”。它的过滤对象是分子物质,过滤孔径也以微米、纳米计算。

  在水泵提供的压力下,废水中水(H2O)的离子构成H+和OH-,乖乖地“钻”过膜上的滤孔。而其它杂质,因为身材太过魁梧,被“卡”在了门外。于是,净化就实现了。

  透过滤孔的那部分液体,由于去除了大部分杂质,水质得到极大的提升,可以作为回用水,重新回到生产车间。“处理后的回用水,有时甚至比自来水的水质还要好。”褚红表示。

  不过,这场治污革命的“技术标兵”并非只是膜。

  以印染废水为例,一场膜集成处理的过程是这样的:第一步,物化法。分散的小分子在絮凝剂的作用下抱团,沉着分离。第二步,生化法。向水中“输入”氧气来培养活性污泥菌类,利用它们分解有机污染物。第三步,膜法。采用膜分离技术净化废水,并脱盐,形成回用水。第四步,对积满了截留杂质的浓缩液进行处理。尤其在膜法这块,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技术,已经能使高氨氮废水零排放成为可能。

  不过,褚红对这项技术仍有所期待。

  “国外在污水回用领域不见得比我们做得好,但是在膜的生产技术上,他们确实比我们先进。”褚红表示,膜集成处理技术虽然能够实现分离,但还是没有最终处理掉这些污染物。“因此,与其亡羊补牢,在污水处理上下功夫,还不如从源头上实现清洁化生产,减少污水排放量。”

                                                                  来源:《浙江日报》


本文共分 1



上一篇:利用河水和海水在渗透膜两侧“盐差能”或成清洁能源
下一篇:环保水处理用复合光触媒自清洁纳米陶瓷粉体大赛胜出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人才招聘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园思路1号 (TEL)025-58536996,58536999,(FAX)025-58536996
Copyright © 2011-2014 膜科技产业紫金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