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在线2016年1月28日讯 台州地阔海溟溟,云水长和岛屿青。向来以人杰地灵山清水秀著称的海滨城市——台州,在“五水共治”的历史进程中,正以坚定有力的步伐,寻回唐朝大诗人杜甫笔下的壮美山水。 2015年,全市省控劣Ⅴ类断面减少两个、市控劣Ⅴ类断面减少4个,全市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评价结果为优秀,黄岩江口断面7月份开始、路桥下里桥断面9月份开始各项指标都达到了V类及以上标准,天台、仙居河道全面消除V类水体。新增污水处理量5.671万吨/日,污水处理率提高6.92%,完成黑臭河治理151.11公里,水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椒江区在消劣工作中,创新中水回用技术,在全省率先启动“超滤膜+反渗透”“双膜”处理工艺对中水进行提标改造,1.2万吨/日的超滤水已达准地表IV类水,6000吨/日反渗透出水几乎类比纯净水品质。
去年11月,该区以岩头闸为试点,开展中水补水试验,配以生态芦苇湿地建设。至今,该断面已连续3月达V类水标准,水体氨氮总量从3.61mg/L降至1.77mg/L,总磷浓度从0.85mg/L降至0.38mg/L,消劣成效初步显现。 目前,该区正继续加快中水回用二期3.8万吨/日工程建设。届时,城区日生态补水总量可达5万吨,6~7天便可完成主城区核心区块水体轮换。 去年,台州开展全流域消劣整治工作。对所有流入劣Ⅴ类水质断面的主干河道、支流,全线开展截污纳管、无违建河道创建和源头治污,建立河道排污口销号制度,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共封堵排污口861个,拆违24.88万平方米。 在消劣工作中,利用“大数据”手段,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建设微型水质监测站并提供水质监测数据的模式,重点在县域出入境交接断面之间建立100多个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在125条“百河竞赛”考核河道涉及乡镇之间建立100多个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每月监测一次水质,确保精准治污。
来源:《浙江日报》
本文共分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