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科技前沿  
 
双膜工艺创新探索椒江污水处理厂投资1600万提标改造
 阅读次数:852 添加时间:2016-2-18

    据中国台州网2016年2月17日讯 在椒江岩头闸,一种创新的技术,让该处水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发生如此大变化的是,该区在全省率先启动的“超滤膜+反渗透”“双膜”处理工艺对中水进行提标改造,并从去年11月开始,以岩头闸为试点,开展中水补水试验,配以生态芦苇湿地建设。
  至今,该断面已连续3月达V类水标准,水体氨氮总量从3.61mg/L降至1.77mg/L,总磷浓度从0.85mg/L降至0.38mg/L,昔日的“龙须沟”变身“可游泳的河”。
  去年,我市以水质提升论英雄,强势推进“五水共治”,全市省控劣Ⅴ类断面减少2个、市控劣Ⅴ类断面减少4个,全市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评价结果为优秀,新增污水处理量5.671万吨/日,污水处理率提高6.92%,完成黑臭河治理151.11公里,水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在几次强降雨中,全市各易涝点均未发生内涝;全市县级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路桥、仙居、三门已成功创建“清三河”达标县(区)。台州市区、三门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均已通过省级验收。玉环县被评为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县。
  以水质提升论英雄

  消劣成果明显 
  从去年7月份开始,黄岩江口断面,各项指标都达到了V类及以上标准,同时,路桥下里桥断面也从去年9月份开始达到V类标准。 
  这两个省控劣Ⅴ类断面达标,与我市开展的以水质提升论英雄,强势推进“五水共治”工作的结果。
  据了解,我市是省控劣Ⅴ类水质断面最多的地区之一,占全省总量三分之一。如何打赢这场消劣大会战,是夺取这次“五水共治”工作的关键。
  面对这个“烫手的山芋”,全市上下不等不靠,立下军令状,在详细排摸基础上,制定了省、市控劣Ⅴ类水质断面三年削减计划(以下简称消劣),并且自加压力,在没有劣Ⅴ类断面的天台、仙居、三门,开展Ⅴ类河道断面削减行动。
  “对于消劣工作,我们开弓没有回头箭。”市治水办负责人说。去年,我市开展全流域消劣整治工作。对所有流入劣Ⅴ类水质断面的主干河道、支流,全线开展截污纳管、无违建河道创建和源头治污,建立河道排污口销号制度,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共封堵排污口861个,拆违24.88万平方米。
  在消劣工作中,我市利用“大数据”手段,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建设微型水质监测站并提供水质监测数据的模式,重点在县域出入境交接断面之间建立100多个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在125条“百河竞赛”考核河道涉及乡镇之间建立100多个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每月监测一次水质,确保精准治污。
  同时制订了劣Ⅴ类水质断面削减工作专项考核办法,开展全方位考核。对有新增劣Ⅴ类断面的地方实行“一票否决”。对连续两次考核得分排名最后的县(市、区),由市领导对其治水办主任进行约谈。
  铁腕治水

  抓铁有痕 
  去年,温岭市纪委发出这样一份违纪案件通报:该市横峰街道干部李某某对“五水共治”重要性认识不够,履行河长职责不到位,造成了不良影响,经研究决定,给予李某某行政警告处分。这是温岭首例领导干部因“五水共治”履职不力而被查处的案件,在当地曾引起不小轰动。 
  去年,市、县两级在“五水共治”中因河道治理排名靠后、落实不力等原因,被问责110人,被处分59人,被约谈378人次。
  “这样的力度之大,要求之严,前所未有。”市治水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了解,我市已在11386条市、县、镇、村四级河道,实行“河长制”全覆盖。设立河长公示牌4229块,镇级以上河道都同时配置相应的警长计2386人,共设立镇级以上河流公示牌3431块,河长名单及联系方式在媒体上公示。
  为全面落实河长责任包干制,防止垃圾河、黑臭河反弹。我市要求河长对自己包干的河道水质改善负责,对劣Ⅴ类水质断面削减工作实施包干。各级河长亲自过问包干河道方案制定情况,掌握河道整治措施,关注方案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召开协调会,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实到位。
  市县两级定期组织召开河长述职会,由排名后10名县级河长、排名靠后市级河长责任部门进行工作述职。市、县、镇(街道)、村四级河长均按照省里的要求,定期开展河长巡查,实行问责制度。将“河长制”落实情况纳入“五水共治”和生态市建设工作考核范围,对劣Ⅴ类相关的每条支流进行了按月水质监测,如发现已整治验收的垃圾河、黑臭河出现反弹将对该河道河长进行实名通报,连续两次曝光将问责。
  除了河长责任包干制,我市开展“斩污除患”雷霆行动。去年全市共立案查处1089件,行政拘留130人,刑事拘留168人,起诉204人。2015年,我市治环境污染执法力度位居全省第二。
  三年消除地表劣Ⅴ类水 
  记者昨天从市治水办了解到,我市计划到2018年消除地表劣Ⅴ类水,污水厂出水标准提高到Ⅳ类水。 
  这个规定源自去年8月24日市政府召开的专题会议。该会议明确:今后全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一律要提高到准地表水Ⅳ类,并按照“先椒江、后市区;先城市、后乡镇;先南部、后北部”的总体部署,抓紧制定全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实施计划,分期、分批对全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
  据悉,目前我市污水处理量约70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为地表劣Ⅴ类水,尽管符合国家排污标准,但是处理完的水无法进行再利用。
  “根据市政府专题会议精神,我市制定了《台州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三年完成提标到准地表Ⅳ类实施计划表》(以下简称《计划表》)。”市治水办负责人介绍,根据研究制定的《计划表》,我市将花3年的时间,到2018年实现消除地表劣Ⅴ类水的目标。
  去年,全市共排定工程项目500个,其中治污水项目265个,建设污水管网374.87公里,建成投运的4座和要求开工建设的1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已投运或开工,投运8座镇级污水处理厂;4座污泥处置设施已建成投运,完成1691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达37.16万户。
  市治水办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三年计划已印发实施,椒江污水处理厂三期、黄岩院桥污水处理厂、路桥污水处理厂等均已着手进行提标改造,特别是椒江污水处理厂投资1600万元每天对1.2万吨的出水进行了双膜处理的技术改造和创新探索,其中6000吨进行超滤处理,另外6000吨超滤后又进行了反渗透处理,经过超滤处理的水达到了地表水Ⅳ类水质要求,反渗透后的水甚至可直接饮用。

                                                     来源:中国台州网


本文共分 1



上一篇:夏青:MBR膜技术的发展可以在水的回用上起到良好作用
下一篇:宁波北仑区炮台自然村用膜技术设备处理污水全区首创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 人才招聘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园思路1号 (TEL)025-58536996,58536999,(FAX)025-58536996
Copyright © 2011-2014 膜科技产业紫金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